
四川儀隴縣銅鼓鄉成功打造省“3A”級蠶桑現代産業園區
中國衆識網10月15日(四川/儀隴.銅鼓)消息,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号角吹響以來,銅鼓鄉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爲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縣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脫貧有計劃、産業有支撐、緻富有技能、基礎有保障和環境有變化”的工作思路,緊盯全鄉扶貧對象,脫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擴大。同時,銅鼓鄉堅持以鄉村振興引領脫貧攻堅,以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高效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銅鼓鄉九龍山村,轄11個村民小組、587戶2057人。原有貧困戶72戶245人,所有貧困戶截止到2019年已全部脫貧。 近年來,銅鼓鄉引進企業在九龍山村建設高标準有機蠶桑産業園3萬畝。成功打造出四川省“3A”級蠶桑現代産業園區。采取“公司 農戶”的運作模式,推行“返租倒包”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戶全覆蓋受益。蠶桑基地常年吸納群衆入園務工2800人,年人均工資1.3萬元。目前,園區已建成投産,養蠶四季産值近千萬元,群衆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預計進入盛産期後,年可産繭200萬公斤、榨菜1萬噸,總産值1.2億元。
據銅鼓鄉政府分管脫貧攻堅與農業農村工作的副鄉長何漣介紹“近年來,銅鼓鄉緊緊圍繞貧困群衆持續“增收”這條主線,以“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爲契機,抓住産業緻富這個“翻身”關鍵,加快補齊農村短闆。特别是村級建制調整以來,依托“産業強村帶動産業弱村”,依靠“新型經營主體串聯農業産業”鼓勵群衆以土地、勞務和扶貧資金入股産業園,努力實現村村有特色産業、戶戶有增收門路。如今,全鄉流轉土地共1.6萬畝,建立各類農業産業園區8個。其中洞磬溝村發展李子3200餘畝、五通嘴農村社區發展柑桔2000畝、盛家溝村發展水産800畝;2019年引進香港利達豐集團在九龍山村、龍家店村、舊縣壩農村社區建立有機蠶桑基地1萬餘畝,并于去年9月建成投産,成爲香港利達豐蠶桑全産業鏈的基地之一,2019年11月成功獲評“四川省三星級蠶桑現代農業産業園”。
與此同時,龍頭企業的帶動及運營機制的創新也起着關鍵性作用,如蠶桑現代産業園區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三統兩分一保底”的發展模式(企業統一基地建設、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小蠶共育,群衆桑園分管、大蠶分養,公司以最低35元/公斤的保護價收購鮮繭),使得企業獲得優質原料、群衆增加養蠶收入,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全鄉1萬餘畝蠶桑産業基地帶動園區群衆戶均增收1.13萬元以上,其中返租倒包戶戶均增收11.5萬元以上。
副鄉長何漣說“下步工作中銅鼓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創建五星級省級蠶桑現代園區、市蠶桑産業園區暨鄉村先進鄉鎮示範村爲目标,發揮區域優勢,着力構建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結合鄉村振興“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堅持将産業發展與新村建設統籌實施、同步推進、以村促産,引領帶動更多業主大戶、農戶參與全鄉産業發展,打好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組合拳,推動全鄉各項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責編: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