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版圖不斷重塑的今天,法治與開放成爲了國際工商界熱議的焦點。2024年9月27日,以“加強工商法治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爲主題的2024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工商界和法律界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創辦全球工商法治大會,打造高标準、高水平、高層次的全球工商界、法律界交流合作平台,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動實踐,也是彙聚全球工商界、法律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決當前世界經濟貿易面臨各種問題的有益探索。”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說。
這場大會吸引了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馬塞洛·巴斯克斯—貝穆德斯、國際統一私法協會主席瑪利亞·基娅·馬拉古蒂、國際保護知識産權協會會長奧山尚一、國際商标協會首席政策官希瑟·斯坦梅爾、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詹姆斯·奧索普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法律專家、企業家以及國際組織代表近1000人參加,共同探讨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如何更好地發揮法治的作用,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法治春風拂面,工商界迎來新機遇。瑪利亞·基娅·馬拉古蒂從國際法的角度,探讨了跨國法如何助力國際仲裁,解決跨國投資争端。她的發言爲在座的嘉賓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展示了法治在國際商事中的深遠影響。
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法治的腳步緊緊相随。嘉賓們圍繞如何構建更加多元、開放、包容、公正、高效的國際商事争端解決機制進行了深入讨論。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胡振傑先生以企業界代表的身份,分享了中國鋁業集團在國際化經營中的法律實踐經驗,強調了法治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摩根士丹利國際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剛先生則從外資企業的角度,探讨了制度性開放對外資企業的重要意義以及外資企業對中國法治的期待。他提到,制度性開放不僅要求法律具有穩定性和可預期性,還要求法律具有彈性,以适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讨論的焦點集中在知識産權保護和新質生産力發展上。國家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運用促進司副司長彭文先生指出,知識産權爲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他強調,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這是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
來自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的太田良隆先生則通過分享日本在AI領域的專利申請趨勢,展示了知識産權在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争議解決是全球經濟共赢的橋梁。與會嘉賓讨論了如何通過多元化争議解決機制爲工商界保駕護航。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二級高級法官奚向陽先生介紹了中國法院在支持國際商事仲裁方面的積極舉措,展示了中國在推動國際商事仲裁法治建設方面的努力。
“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秘書長康煜先生則分享了聯盟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成果,強調了法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這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不僅是一次法治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确定性的當下,法治爲工商界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發展環境。随着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法治建設,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更加開放、公平、透明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正在形成,它将爲全球工商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任鴻斌代表與會工商界、法律界發布《2024年全球工商法治大會北京宣言》。宣言提出五點倡議。一是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共建經濟開放格局。二是優化全球營商環境,促進世界共同發展。三是強化法治保障作用,激發産業創新動能。四是深化全球法商交流,拓展國際合作空間。五是凝聚全球各方共識,共創世界美好未來。
“長期以來,中國貿促會加快構建一站式、全鏈條、國際化商事法律服務體系,爲中外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商事法律服務,打造了一批響當當的金字品牌。”任鴻斌表示,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貿促會将充分發揮聯通政企、融通内外、暢通供需的功能,始終把服務中外企業作爲立身之本,在推動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涉外法治建設中主動作爲,爲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