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奪寶奇兵》在奧斯卡金像獎上斬獲五項大獎與四項提名,成爲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2023年,泸州老窖在炎熱夏日上演酒業大片《奪“寶”奇“冰”》。
近日,微酒記者獲悉,泸州老窖冰飲品鑒盛宴“冰鑒正宗”升級來襲,數百場品鑒會覆蓋上海、天津、南京、西安、重慶等全國各大城市,邀廣大美酒愛好者在沉浸式互動品鑒中,感受泸州老窖冰飲的新奇體驗和獨特美學。
這個夏日,泸州老窖正在實力演繹中國白酒冰飲潮流。
01
五大戰略單品集結,冰飲再拓圈
酷熱之下,唯“冰”可解。
冰飲,是炎熱天氣裏的降燥神器,在過去幾年的持續培育與創新發展當中,以“冰鑒正宗”爲行動代号,泸州老窖已經讓獨具魅力的白酒創新品飲方式“白酒冰飲”漸漸融入消費者日常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與過去聚焦泸州老窖特曲相比,今年的“冰鑒正宗”集結了泸州老窖1952、百年泸州老窖窖齡酒、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頭曲、泸州老窖黑蓋等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泸州老窖五大戰略單品,爲不同區域、不同偏好的消費者帶來升級冰爽體驗。
觀清洌之美、聞濃郁之美、品醇和之美……“冰鑒正宗”鑒賞會現場,嘉賓們以“觀、聞、品”正宗品鑒之道,使用冰酒壺、品鑒杯等專屬設計的冰酒器具來鑒賞泸州老窖冰飲,在充滿儀式感的沉浸式互動品鑒過程中,不斷打破對白酒飲用的固有認知與想象。
此外,在形式上,泸州老窖通過打造場景故事視頻、“全民冰鑒正宗挑戰任務”等廣泛觸達消費群體;在福利上,以會員購酒享專屬權益、開蓋掃碼送好禮等,爲消費者帶來不間斷的驚喜;在互動上,與消費者共同演繹“冰鑒正宗”在生活中的多種應用,共同探索傳統之外更日常、更輕松的新飲用場景。
從初步探索到持續升級,泸州老窖讓“冰飲”真正意義上走入大衆白酒品飲序列。
02
奇“冰”之奇
除了對沖夏日的炎熱,奇“冰”還有哪裏值得稱奇?
多位參與品鑒會的嘉賓紛紛向微酒記者表達了相似的感受:“冰鎮後的泸州老窖,口感依然很舒服。感覺既鎖住了醇和口感,又增加了炎熱時飲酒的清冽舒爽感。”
這樣的口感之“奇”,是有科學依據的。
經泸州老窖釀酒大師反複實驗和測評發現,将泸州老窖酒通過冰鎮的方式使酒體溫度達到8℃至12℃時,飲用體驗最佳,此時酒體中的微量成分趨于穩定,酒質更爲平和,酒體香味融合,層次豐富,口感醇和,濃香持久。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白酒都能達到這種效果,有業内人士表示,“要在降溫的環境下保持酒體穩定和最佳飲用口感,這對酒體的品質要求極高,而泸州老窖能做到,一是基于優質的産品基因;二是源于品牌長期對冰飲形式的摸索和總結。”
而泸州老窖對于冰飲形式的長期探索與專業規範,這又是一個值得稱“奇”的點。
白酒行業當中,冰飲的嘗試者與探索者并非少數,然而由此衍生出專業流程、專屬器具、專項IP,甚至将其打造成白酒圈“基本操作手冊”,泸州老窖卻算得上是獨一份的存在。
上述業内人士補充道:“不管是聚飲,還是商務宴飲,還是大型宴席,都可以将這種流程化、專業化的‘冰鑒正宗’嫁接進來,既突破大衆對于白酒品類的認知,也在這個原本并非白酒主場的夏日搶奪下更多市場份額。”
03
以“寶”奪“寶”
這支奇“冰”到底要奪什麽“寶”?想必大家已經從上文找到了答案——消費者。在當前這個存量競争時代,唯有消費者才是品牌的核心争奪點。
泸州老窖在這場奪“寶”大戰之中,派出的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奇“冰”,還有強大的背後支撐,即“活态雙國寶”之一——傳承了近700年的泸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
公元1324年泸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一代傳承人郭懷玉首創“甘醇曲”,釀造出我國第一代大曲蒸餾酒;1952年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泸州老窖榮獲“中國名酒”稱号,并成爲唯一蟬聯曆屆全國評酒會“中國名酒”稱号的濃香型白酒;2006年,泸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4代泸州老窖釀酒人秉承匠心精神,以“師徒相承、口傳心授”的方式悉心守護釀藝699年,以勇于開創的精神勘定中國濃香型白酒标準,引領中國白酒品質升級,使699年曆史成爲如今消費者真實可感的品飲體驗。
也正是以此爲基礎,泸州老窖才能夠有底氣、有底蘊通過“冰鑒正宗”對酒體品質的考驗,從而用契合季節特點又貼合需求的方式直面消費者,并由此收獲強有力的品牌認可度和美譽度。
最後,我們再來回看這場《奪“寶”奇“冰”》,以“冰”鑄“兵”,以“寶”奪“寶”,主演也隻能是泸州老窖。
隻有身兼濃香型白酒釀造技藝開創者、濃香标準制定者和濃香文化締造者等多重身份的“濃香鼻祖”泸州老窖,才能在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守正出奇,爲我們上演這場讓傳統文化煥發新光彩的精彩劇目。
内容來源:微酒
文 | 羅亞玲
注:本文轉載自微酒,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爲,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