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上衛星!”“把衛星價格打下來”......近日,羅永浩在“交個朋友”三周年前夜淘寶直播間,正式開賣衛星。幾百個商品 SKU(最小庫存單位)裏,最受關注的是三個衛星相關的鏈接。5月31日晚,繼賣出200萬元的衛星之後,羅永浩開始直播賣房了。

早在羅永浩開播前一天,#首批國産商用衛星上架淘寶#的話題就沖上了微博熱搜,感興趣的網友紛紛表示:“被種草了”“這個衛星可以裝東西麽”“這個适合求婚”……

直播“不一樣”了,售價200萬元,4 分鍾9000多人加購

晚間,在“羅永浩淘寶直播賣衛星”的加持下,累計近800萬人觀看了該場直播,4分鍾内,9000多人加購該款衛星,最後有“神秘大哥”默默下單;當天直播間帶貨金額1.2億。三天内,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在抖音平台累計銷售額超過2.1億元。

“衛星很貴,但應該能賣出去。”

“幾千人加購,可别把我們安排好的大哥擠出去。”

“我們包郵包上天,要是發射失敗就不關我們的事兒了”

羅永浩和嘉賓的一唱一和,一點點把直播間的熱度推向高點。9點整,提前了幾天預熱的大招,把整晚直播的氣氛帶至高潮。“宇宙級”包郵、4分鍾9000多人加購物車,最後6分鍾達成百萬級單品交易。每一個标簽,都是營銷活動的一次勝利。

圖片

圖片

羅永浩淘寶直播間售出一款價值200萬的商用通信衛星,創下電商直播誕生以來首次成交實物通信衛星的先例

圖源:交個朋友微博

在1U立方星衛星上架後,羅永浩笑稱,這是他直播間賣過的最貴商品,而且包郵包發射。從直播間的廣告牌獲悉,該衛星原售價200萬,直播間售價則爲原價的五折。此外,還贈送三個附加權益。第一,刻上公司LOGO或者姓名;第二,帶三個親臨現場參與發射觀禮的名額;第三獲得指定信息閃爍的互動機會,并提供兩個機位拍攝。

羅永浩重點介紹了最便宜的一顆魔方大小的衛星,不到5kg,“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據了解,該衛星上裝配有太空攝像頭、磁力矩器、太陽能闆等。除了供科研院校從事教學科研以外,衛星上還有對普通消費者極具吸引力的“遙感拍照”“太空自拍功能”。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主播、流量相互成就

一般這種客單價高到非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商品,在平台上挂鏈接很難賣出去,但放在頭部主播直播間,一切皆有可能。

頭部主播和流量事件是互相成就的。對衛星工廠來說,目的是借直播進行宣傳和科普,随着中國衛星互聯網産業的發展,商用衛星用途更廣泛,未來,在電商平台買衛星會像購買日用品一樣簡單便捷。

羅永浩也需要更多吸睛事件獲得流量,如今,他隻在重要的節點出現在直播間,按照他的計劃,未來他會将更多精力放在AR領域,但直播間也不能完全失去羅永浩,電商直播也是他還債的主要手段之一,他說到:“等我真正還完錢了,就下單這顆衛星,寫個‘真還傳’‘送上太空 ’。”

“帶他到發射基地,給他表演直播上天”

“有點興奮,沒賣過這麽貴的東西。下次别人再問你咋不上天啊?有了這個科技狠活兒,你就可以杠回去了,直接帶他到發射基地,給他表演原地上天。”

“羅永浩直播間”成功售出一款原價200萬的商用通信衛星,創下電商直播誕生以來首次成交實物通信衛星的先例,成爲2023年開年至今,電商直播賽道的标志性事件。淘寶直播新聞發言人沈方俊公開表示,直播銷售衛星并不容易,一方面,因爲衛星的特殊性,售前要做大量準備,從衛星生産資質,到售賣、宣傳、交付,以及使用上,都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進行,才能确保商家順利交易。

有業内專家認爲,在電商平台上架的衛星等産品并不一定是真的爲了銷售,而是借助國民電商平台對用戶的觸達進行科普和宣傳,讓自身影響力從C端傳導到B端。交個朋友的相關負責人崔東升對于衛星選品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第一,衛星是比較新奇有意思的産品,除了日常帶貨,交個朋友想給消費者帶來更新奇特的産品。第二,我們想聯合衛星公司開啓商業化路徑,讓大家都能低成本參與,同時在電商平台上探索更大的貨品空間。”

衛星究竟能不能賣?

從法律角度講,首先,無論用戶買的是衛星本身還是相關服務,皆是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購買的,因此,用戶都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

其次,衛星作爲航空器屬于動産,發射行爲卻必須有行政許可審批。即需要按照我國《民用航天發射項目許可證管理暫行辦法》,事先獲得國家相應許可。

最後,按照《民法典》的規定,動産物權轉讓,在交付時發生效力。衛星作爲航空器與機動車、船舶一樣,交付就可以發生物權變動,但隻有經過物權登記,否則不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

賽道新動向湧現,流量依然是命門

在“入淘潮”的背後,電商直播賽道的新動向愈發明顯。無論是“羅永浩直播賣衛星”還是TVB入淘直播掀起的“港劇式直播”新氣象,都蘊含着豐富的内容元素,成了淘寶直播上的現象級事件,流量依然是直播電商的命門。

自2016年直播進入紅海時代開始,直播逐漸成長爲電商難以忽略的存在,瞬息萬變的行業格局,始終牽引着外界的目光。唯一不變的是,無論商業運營模式發生多少次的變革,消費者的态度始終是影響着變革方向的決定性因素。就直播間的競争力而言,無論是貨品供給的差異化、内容的差異化還是給消費者帶來的情緒價值乃至專業背書,都考驗着背後團隊的能力。

作者:人民數據研究院研究員 武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