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蓮葉無窮碧,荷花别樣紅”的暑日,我有幸沿着唐代大詩人杜牧筆下的“煙籠含水月籠紗”的秦淮河畔溯源南上,去我仰慕已久的溧水石湫造訪,心中頓生一種惬意。隻是,我等此去石湫造訪的不是“花,紅了一季;葉,綠了一夏”的荷花映日、蓮葉田田的九塘百畝賞荷景觀,而是去坐落于石湫境内的南京港城保潔服務有限公司,約訪在南京地區最早傾情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把六朝古都一個前無古人的新興行業推開并使之崛起,後來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之此舉爲“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弄潮兒芮軍。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大雨瓢潑的上午,我等在公司門口剛下車,隻見如注的暴雨朝我們劈頭蓋腦地澆來,讓人心裏頓生一種畏懼。然而,暴雨中隻見一輛輛垃圾運輸車有條不紊的進進出出,芮軍又是那樣的在風雨裏來來去去一切如常、毫無懼怕之意,仿佛什麽也沒發生。這使我這個“老新聞”頓覺他确是一個不懼風雨幹實事、幹難事、幹冒尖事的人。像他這樣性格的人,做垃圾分類又是南京地區“吃螃蟹”的第一人,一定有他的故事,有他對這行當認識的新高度、有思想的新境界!于是,我決定和芮軍好好聊聊。

南京港城保潔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芮軍
“别人不幹的事,我就是要闖闖”
芮軍和我打開了話茬子。“那是2011年年初的事情了……”芮軍告訴我,2011年春節剛過不久,自己當時所在的江甯區祿口街道率先參加首家全國衛生街道環境衛生綜合治理試點行動。原在當地做些小工程的芮軍聽說這一事情後,敏銳的感到環衛創建工作是大勢所趨,要在農村廣大地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首要的就是要從抓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開始,特别是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利用就是重中之重(剛開始還未提及垃圾分類處理問題,後來才慢慢進入正軌)。于是,他通過招标的方式,接手了祿口街道16個社區的衛生創建工作,成爲當時江甯區由政府花錢向市場購買服務的第一家試點單位。盡管之前他從未接觸過這類工程,但他還是決定要狠下心來闖一闖。他在公司的動員會上誓言旦旦:“别人不願幹、不想幹的清垃圾之事,我們就是要闖它一闖。因爲,這是造福百姓、有利國家、給子孫萬代帶來好處的事,我們爲何不拼它一把……”。從那以後,他決定豁出去了,不分白天黑夜奔跑在鄉村的原野上。
然而,創業是艱難的,一連串的難題接踵而至。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采取哪些方式回收垃圾,回收的範圍、如何投放又如何處理?到哪兒去找答案呢?芮軍想起了“不懂就學吧”這句話,于是,他開始了三赴上海五去浙江的考察調研旅程。在上海,忙得疲憊不堪的他了解到上海人一系列有素質的做法:幹部和有關人員挨家挨戶做工作,動員老百姓自覺投放、再由保潔員細分垃圾。而浙江金華一帶采取的就是:保潔人員上門收集再作處理的方法,其工作全部交由社會服務來完成。
返回公司後,芮軍對上述兩地的做法進行了反複的分析,結合本地的實際,經多次讨論研究,于2017年年初大膽提出了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港城模式──“二次四分法”。主要就是1、源頭分類(第一次四分)。就是把垃圾分爲四類:即廚餘垃圾進濕垃圾桶;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開單獨存放,可送入積分超市兌換積分,也可投入到集中點的相應垃圾桶中;其他垃圾和不知道如何分類的垃圾放入幹垃圾桶。2、收集員上門收集。收集員每天定時上門收集。收集時必須将分類不正确的垃圾重新分類,并對居民的分類情況進行評定打分。在收集過程中,不斷地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重要性和意義的宣傳與指導。3、集中點分類投放(第二次四分)。集中點設有四色分類垃圾桶,收集員将從居民家中收集來的垃圾分類投入到相應的垃圾桶中。然後,保潔員将清掃和撿拾來的垃圾分類後投入到相應的垃圾桶中,并保證集中點和垃圾桶的幹淨整潔。4、清運員每日定時将集中的垃圾分類運輸到相應的處理場所,必須做到分類清運,以免影響居民的分類熱情和浪費之前分類工作的人力物力。
“二次四分”完成後,公司每天還要派出巡查專員、各項目隊長、副經理要對轄區内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檢查,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公示,以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此外,公司規定,巡查專員在巡查的同時,一定要進入居民家中進行宣傳和指導,加深他們對這項利己利國利子孫的陽光事業重要性的認識。
在祿口街道衛生創建和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并創出特色的同時,恰逢江甯區委、區政府發出新的動員會之時。要求江甯全區要緊抓國家“以獎促治”機遇,綜合全區環境整治重點,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高效推進,再掀綜合整治新的高潮。芮軍再次敏銳地感覺到這又是一次難得的整治機遇,于是憑借自己公司在祿口創建整治中的良好贊譽,主動聯系并拿下了谷裏街道的農村環境整治工程任務,使他的公司融入了江甯區湯山、湖熟、江甯和谷裏四個街道社區的連片整治大行動中,并接觸到了江甯區富有特色的整治模式。四個片區的整治效益也大爲增加:覆蓋33個行政村(社區)共176個自然村,直接受益人口7.49萬人,面積175.99平方公裏。處理污水收集管網525公裏,新增污水處理設施152套,日處理污水5055噸。此外,還改造了4個垃圾中轉站,建成廚餘垃圾處理站2個,配置各種垃圾收集、清運車185輛,設置垃圾箱2855個。并進行河塘清淤92萬方,拆除和廢棄豬圈760餘處,出新牆面580萬平米;建設花壇1220餘方,鋪設村級道路83.5公裏;安裝太陽能路燈978盞,綠化造林57.49萬平米,建成村民休閑廣場和文體活動場(室)214個。
面對如此大的整治成效,國家環保部、中國生态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先後3次在中國生态文明網絡、環保部主管的《中國生态文明》雜志,向全國推介了江甯的經驗與做法;江蘇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也多次在江甯召開現場會、推進會,把江甯作爲全省、全市的典型重點介紹,以推動面上的工作。
祿口、谷裏兩地的環境綜合整治,芮軍的公司打了個漂亮的攻堅戰,這讓他激動不已,更增添了他從事這項陽光事業的決心和信心。然而讓他真正高興的還是通過這次環境衛生整治大行動,他和港城公司均以出色的表現,在當地開始名聲大振了!他下定決心,表示一定要到新的戰場一展英姿,再接受更大的考驗!

“進軍溧水,定要把陽光産業做細做實”
2017年的5月,正是牛首山的銀杏、香樟搖曳出生命的韻律,遍布古城市區的梧桐舞動碩大的身影,頻頻向中外遊人緻意之時,芮軍懷揣一顆激動不已的心,駕車穿過家鄉霧氣氤氲的秦淮河,告别碧水藍天山青地綠的牛首絕佳境地,到招标競得的溧水石湫“開辟他的第二戰場”——承包全街道14個社區(村)計1.5萬戶居民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工作。這是芮軍的港城公司通過招标中标競得的江甯境外的第一家客戶。接手伊始,街道領導就表示出了全力支持開展這一項工作的熱情與期待。希望港城公司抓好工作方案制定、完善方法步驟,搞好培訓教育、嚴格操作規程,力争石湫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區、全市前列。
石湫領導的話對芮軍鼓舞很大,但壓力也不小。既然石湫人對港城公司寄予厚望,作爲港城的當家人哪敢掉以輕心,必須用百倍的努力在家鄉以外的第一個戰場打響陣地戰,力争大獲全勝,否則決不灰溜溜地收兵!
芮軍介紹說:初到石湫,人生地不熟,要想很快把工作開展起來,很難、很難……老百姓的文化程度、生活習慣、思想覺悟等,都與江甯有所不同,獨在異鄉爲異客的他感到了許多 難以名狀的壓力。但,生性倔強的他,對認準了的事,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得上,更何況這還是對一個人毅力與勇氣的考驗,說什麽也得想方設法挺過去。好歹還有在家鄉積累的許多經驗和操作路子,接手溧水石湫,隻要把情況摸透,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相信一定會幹出成效的。
爲了盡快打開工作局面,他籌資160多萬元迅速購買了130多台垃圾收集車,分類垃圾桶1.5萬隻和垃圾清運壓縮車5台,并在當地招聘了一批家庭比較困難的群衆當垃圾收集員,讓全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很快上馬運行。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街道涉及垃圾分類的相關工作就進入了正軌,這讓芮軍對幹好石湫的新時尚工作大大增加了信心。然而,由于居民們對垃圾分類在認識上的偏差,部分居民漸漸地表現出了不耐煩和無所謂情緒,這直接影響了工作的到邊到位,使垃圾分類工作的成效受到了影響……
針對出現的新情況,芮軍通過參觀考察外地學得的經驗,把建立垃圾分類培訓體驗中心作爲急辦之事立即付諸實施。爲此,他融資87萬元,聘請專業部門精心設計圖紙,開始籌建集垃圾分類培訓、宣傳教育、體驗展示爲一體的多功能中心,并在建成後很快投入使用,效果令人相當滿意。
該中心的展示館大量采用了廢棄物回收再生制成的材料,貫徹了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三大原則,立足生活垃圾科普再教育,加強生态環保宣傳,倡導綠色循環的現代生活方式。展館分前言、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類政策、垃圾如何分類、分類後的成效等5大版塊共16個分項,向人們展示了垃圾分類的知識。
展館從一座楓葉園開始,預示垃圾分類工作必将開展得紅紅火火;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入手,通過對垃圾處理的經濟賬、垃圾的各種危害的研究,讓人們感受到垃圾分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展廳中還設有沙盤和展示流程圖,具體回答港城公司在垃圾分類上的做法和模式,以及公司爲這種分類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軟件保障及所取得的成績。尾廳與序幕首尾呼應,說明各類垃圾的“去處”。展廳還擺放着由各種廢品組裝成的精美藝術品,以及經過一系列處理後加工而成的再生産品,向人們展示垃圾的再生利用如何變廢爲寶。
各展廳還根據空間和展覽邏輯,劃分爲以認知爲主的科普教育區塊以及喚醒行動爲主的互動參與區塊。這兩個區塊由地面上一個個應景的問題串聯起來,人們按動線思索并穿梭其間。還可以循着地面代表不同垃圾分類的四種顔色線尋找各類垃圾合理處理方式。
走出知識展館,就進入了遊戲區和分類體驗區,這裏設有多台電腦和模拟垃圾分類處,将枯燥的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到遊戲和比賽中,增強了趣味性,促進了知識的掌握。生活垃圾分類培訓體驗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港城公司在垃圾分類推介宣傳上創造出了全新模式,既形象、生動,又易學、易記、易做,可謂是芮軍在垃圾分類的宣傳、推廣方面,又出人頭地了一把!接着,芮軍又一鼓作氣,把骨幹培訓班又分期分批辦了起來,至今已開辦了10期,每期50人,共培訓了500名義務宣傳員。他們常年累月活躍在田間村頭,加上芮軍力主花20萬元購買的專用宣傳車對村民進行現場宣傳指導,構成了石湫當地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這樣前提背景下,芮軍還讓港城公司派出優秀骨幹外出上海、浙江接受專業培訓,提升公司的軟實力。眼下,港城公司已有28人獲得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城市管理師”、“垃圾處理工程師”和“環境管理經理”等證書,其軟實力在南京地方同行中 可稱得上首屈一指。
與此同時,爲了調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性,芮軍還别出心裁地推行了一種“廢品回收+積分兌換”的獎勵辦法,以此來激勵居民回收垃圾和積極性。芮軍說,據在關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可回收垃圾總值将突破8000億元。其中,來自居民日常使用的可回收垃圾約占28%左右,約爲2000億元左右。因此,很多互聯網公司看中這片藍海,想通過“互聯網+垃圾分類”打通前端回收—中端清運—終端分揀的廢品回收全産業鏈,形成規模經濟。即通過擴大規模産量和延長産業鏈條,使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進而擴大利潤空間。芮軍有些激動地說:“我既然工作在垃圾分類回收的第一線,完全具備了這個條件,我何樂而不爲呢?!”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從2017年港城公司進入石湫伊始不久,他就力推“廢品回收+積分兌換”模式。經與當地政府商量,政府在初始階段,給予居民鼓勵積分,然後設立積分超市兌現。其中,回收可回收物,給予相應積分,解決可回收物的回收渠道;若回收有害垃圾,給予适當積分,緩解有害垃圾亂丢亂扔問題。積分的分值按每一分7分錢計算,累計積分可到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油鹽醬醋等。此舉一推行很受群衆歡迎,與前面幾項舉措的出台帶來巨大的綜合效應。僅僅幾個月時間,就使石湫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一躍成爲南京市的典型。市有關部門于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連續兩次選定石湫召開現場會,推廣石湫的經驗和做法。石湫也從此成爲不僅僅是荷花映日、蓮葉田田的賞荷的好去處,更是名揚石城的新時尚工作的耀眼典型。眼下,港城公司已先後接待外地10批人員來訪考察,他們稱贊港城公司的做法和經驗實在實用,尤其是董事長芮軍敢作敢爲敢冒風險的精神和思想境界都難能可貴。表示回去後一定好好消化吸收,力争把他們當地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做出成績來、做出亮點來。

“瞄準更高更大的目标闖下去”
七月下旬的一天,筆者在高水位的秦淮河畔整理采訪筆記,耳畔不時傳來山林中演奏出的和暢而悠揚的音樂。我凝望着原野那塊塊青綠色的鑲镌,翻閱着筆記中從2011年初至2020年7月港城保潔服務有限公司近10年的發展奮鬥記錄,深感芮軍不容易!不是麽,他從懷揣100多萬元起步,打拼在一個與垃圾打交道的陌生行業,而這個行業卻又是一個目前隻靠政府購買服務而獲取有限收入的行業。能挺到今天,而且還很興旺,你說容易嗎!據有關資料介紹,截止到目前,國内經營範圍涵蓋垃圾分類的相關項目企業共有7044家,人均年垃圾處理費隻有64.5元,而南京爲人均86.2元。這麽低的垃圾處理費,芮軍旗下的港城公司近10年光投入各類設備、設施、辦公用具和花在宣傳等方面的費用加起來就達1000餘萬元,這還不包括600多人的職工工資。這樣算起來,港城公司負責石湫1.5萬戶人家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按每戶每年800元算,也就1200萬的總值。除去職工人均工資2.4萬/年,幾乎是倒貼。好在,港城公司已在其他地方又發展了一批客戶,公司全年實際收入總值已達4000餘萬元。由于精打細算,除去職工工資、設備投入、維修及其他花費,公司還略有結餘。就是靠着這點利潤,雄心勃勃的芮軍對筆者誇下海口:“我既然幹了這一行,就樂在其中了,隻要有點積累,我就會瞄準更高更大的目标闖下去。人嘛,總是要有點追求的,把自己的追求選定在新時尚事業上,也值啊!”是的,習近平總書記于2018年11月6日,在考察上海市虹口區市民驿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時,看到幾位年輕人正在交流社區推廣垃圾分類的做法時,總書記十分感興趣,仔細詢問有關情況。當一位年輕人介紹說公益活動已經成爲新時尚時,總書記表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垃圾綜合處理要全民參與,我關注着這件事,希望上海抓緊抓實辦好。”在接下來的交談中他又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裏就在社區。”
這就是芮軍!他深深地記住了總書記講的這番話,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加以踐行,難能可貴呀!
臨動筆寫作這篇小稿時,芮軍又與我通電話,談了他近10年打拼的體會、收獲和展望。他說,港城公司這10年走過的路不算坎坷,但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就說2011年年初接手祿口工程吧,剛到崗就要投入60萬元購買垃圾桶、運輸車;不久又進入谷裏街道,馬上又要投入80萬元,購買保潔收集車;2017年5月以後進軍石湫,又投入一大筆錢購設備、添設施、制作宣傳資料等,10年裏僅投入就将近1000萬元。這些錢,除了少部分是自己掏腰包外,大部分都是通過融資等方式籌來的,這部分是肯定要還的。不過——芮軍突然語調一揚,聲音有些激動地說:值得慶幸的是,我總算把垃圾分類的事業做起來了,而且還做成了“港城模式”讓多地效仿,而且在南京地區算是做上了規模,做上了檔次,做成了品牌,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這一點也是令我最爲激動的。其次呢,港城公司從事的這個“陽光産業”,現在可以說是在越做越大。截止目前,公司的業務範圍已拓展至6個街道57個社區,總戶數已達5萬多戶,而且範圍還在擴大——這正印證了總書記在上海虹橋考察調研時講的“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是多麽的準确、多麽的正确、多麽的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再就是讓我高興的是:通過我和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讓600多名員工中的近三分之二的人脫了貧,過上了衣食不愁的日子。當時在我們來到溧水後,招收的員工中大多都是家庭比較困難、在當地被稱爲“困難戶”的家庭成員來擔任垃圾分類收集員、保潔員和宣傳員。通過他們勤勤懇懇的勞作,都較好地完成了任務,獲得理應屬于他(她)應得的報酬,每人平均年獲收入近2.4萬元,應該說已經甩掉了貧困的帽子。我相信,随着服務範圍的不斷拓展、業務量的增加,港城公司的員工們的工資待遇還将會水漲船高、越來越好。
芮軍還興緻勃勃地告訴筆者:正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港城公司已榮獲多項榮譽。其中,我最看中的是2019年9月獲得的國家城市環境衛生協會頒發的“垃圾分類示範案例”證書,它代表了對我們港城人奮鬥的最高評價和贊賞,必将激勵我們永無止境地勇攀高峰,奪取更大的勝利!
芮軍最後告訴說:7月中旬,他代表公司去了一趟淮安市,與那裏有關部門的領導就淮安農村的垃圾分類事項達成了框架協議,後續跟進洽談時間還在商談中。同時,與溧水區東屏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的合作也在洽談中,眼下,公司還在做一些前期的諸如“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和資金投入方面的準備,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農村實際,力争把方案做得更精細、更周到,資金準備得更充足、更有保證。芮軍有些激動地說,淮安市可是個“大塊頭”,範圍廣、影響大,如能如願拿下淮安的垃圾分類工程,可是一筆“大買賣”,這正是我曾經對公司領導層說過 的“瞄準更高更大的目标闖下去”,正好有了個搏擊的大好機遇,我們一定會珍惜,一定會闖下去的……

快要挂斷電話前,芮軍非常誠心地對筆者說:溧水是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碧波蕩漾的東屏湖、卧龍湖、中山湖,不僅可在湖畔惬意徜徉,還可觸景生情,賦詩作畫、品嘗湖鮮;而天生橋、傅家邊、無想寺,則會讓你進入無盡的遐想與冥思之中。至于白馬寺如意文化藝術中心,則更會把你帶入玉雕、石雕、木雕、古家具和上千件銀器、字畫的世界;還有我們港城公司分公司所在地石湫,其聞名于世的九塘,她的近百畝觀賞荷藏于閨中,待君來,港城人會在優美的公司駐地,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歡迎你……
筆者不情願地挂斷了電話,但在心裏卻長時間地重複那句話:謝謝芮軍,祝賀芮軍,更期待明天一定不一般的芮軍……(馬如金)
來源于:http://news.025ct.com/renwuzhuanfang/608822.html